“預計今天白天我市臨渭區、韓城市、華陰市、華州區、大荔縣、蒲城縣、富平縣的部分鎮(街辦)最高氣溫將升至40℃以上,請注意防范。”面對持續發布的高溫紅色預警,鋼城人迎難而上,奮戰在保障生產運行的第一線。他們用汗水改寫著“極限”的定義,用堅守詮釋著“戰高溫、斗酷暑”的硬核擔當。
42℃:爐前工在“火焰山”上煉真金
“進入5#高爐爐前區域,就像進了蒸籠。”爐前工王晨濤抹了把臉,汗水剛擦去,又順著安全帽邊緣滾落。他緊盯爐口躍動的火光,護目鏡后的目光堅定而專注。“鐵水1500℃,我們離它只有幾步遠。阻燃服能擋住高溫,但熱浪還是像針一樣往骨頭里扎。”身穿厚重的阻燃服,戴著棉手套的他,正手持鐵锨清理鐵口殘渣。汗珠砸在滾燙的地面上,“嗤”騰起白煙,他卻渾然不覺,依然穩穩地站在千度鐵水前,寸步不退。
42℃是體溫計的上限,但對煉鐵爐前工來說,卻是他們的日常工作起點。他們用灼紅的皮膚對抗熱浪,用浸透的工裝丈量汗水。這群無懼極限的鋼鐵戰士,用堅守重新定義高溫。
60米:環境監測工在高空上“烤”驗初心
當無人機的飛行高度被定格在50米,環境監測工師飛卻將戰場延伸至60米以上的監測塔頂。盛夏的驕陽將鐵梯炙烤得發燙,每一級臺階都在訴說著“人工監測”不可替代的溫度記憶。
8:30,熱浪已開始肆虐。背負20公斤煙塵測試儀設備的師飛,正攀爬著280級的“火焰階梯”。“這鐵欄桿燙得根本握不住。”他咬緊牙關向上攀登,在晃動的梯身上與熱風搏斗。塔頂的監測儀旁,汗水順著脖頸流進工裝,后背很快洇出大片深色,額頭上的汗珠“啪嗒啪嗒”砸在梯級上,瞬間蒸發。
60米,從來不是終點。這些“云端衛士”們頂著烈日爬塔,冒著酷暑采樣,在離太陽更近的地方,編織著最堅實的環保防護網。在高空之上,守護著企業的“綠色防線”。
100%:計量維修工用腳步丈量“滾燙戰場”
衡器設備的穩定運行是企業物資計量的關鍵保障。面對車輛增多、人員緊張的情況,計量維修工始終堅守崗位,確保設備正常運轉。
“北門2#衡器、東門9#衡器擋桿故障。”“2#衡器進口的監控畫面出現異常。”“1#衡器磅吞吐卡機不吸卡……”接到報修后,計量維修工王森迅速背上工具包趕往現場。趁著車輛過磅間隙,頂著高溫和刺鼻的機油味,熟練地拆卸、調試、安裝,爭分奪秒完成維修。最忙時,他一天要跑16臺衡器,從汽車衡到軌道衡,逐一排查故障。微信步數排行榜上,“32568”的數字格外醒目。
“電池沒電了能充,設備故障了可以修,但生產停不起。”王森拍了拍沾滿油污的工作服,疲憊卻堅定地笑著說。在他看來,100%的電量也抵不過鋼鐵人“輕傷不下火線”的拼勁。
他們并非不知酷暑難耐,只是更懂責任的分量;他們不是鐵打的身軀,卻有著比鋼鐵更堅韌的意志。在這高溫肆虐的盛夏時節,鋼鐵人以實際行動演繹著一曲感天動地的“戰高溫”壯歌,用最樸實的行動和汗水詮釋了鋼鐵人的責任與擔當。(龍鋼公司 張歡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