夏季是嚴酷的。尤其是盛夏,烈日高懸,恰似火爐傾瀉著無盡的熾熱,正是“炎威天氣日偏長,汗濕輕羅倚畫窗”。此時,草木仿佛被抽去了生氣,蔫頭耷腦,沒了往日的活力;平日里高亢的蟬鳴,也透著幾分嘶啞與倦怠,似是唱累了這無盡的熱歌。人們對酷暑避之不及,而荷花卻在這酷熱中,以“惟有綠荷紅菡萏,卷舒開合任天真”的姿態,綻放出別樣的風采。
七月,是賞荷的好時節,無論是公園小湖里那一叢凝碧,還是種藕的村子里千畝的荷塘,哪怕是水缸里隨意養著的幾枝荷花,都是美的、動人心魄的。夏日觀荷是一件美事。合陽洽川鎮附近有一處荷塘,面積不算大,卻每年都吸引著我前往觀荷。
荷葉長成時,一片片肥大而翠綠的葉,擠擠挨挨,形成一張碧綠的網,把水面遮住了,而荷花從荷葉間隙娉婷而出,以嬌艷的紅、素雅的白,點染碧色連綿的畫卷。荷花清透,散發著淡淡的芬芳,靠近,若有若無的清香在鼻翼游走,時而近了,時而又遠了。碧葉捧出陣陣芬芳,那源自一瓣瓣嬌嫩而不失莊重,艷麗卻蘊含樸實的花。她們在不經意間出現在人們的眼前,送來一陣驚艷的香氣和色彩,為這個夏天畫下濃墨重彩的一筆。
七月宜賞荷,這是其他季節不曾有的饋贈。因為荷花盛放于夏天,鮮少被垂青于其他季節。為什么獨獨是夏天,這酷熱的、悶濕的、漫長的季節呢?我細細思索,大概是因為荷的品性吧。荷被譽為“花中君子”,也就意味著其有君子之品、之行。百花開的時候,她并不需要去爭妍斗艷,為自己在春天爭一場花事,而夏天,酷熱難耐,百花已然凋謝,她才從容地開放,為這少花的季節添幾縷芬芳。
姹紫嫣紅時,她不爭春色。灼灼火俱燃時,她當仁不讓。這是君子謙讓、謙遜、不爭、不急、從容、淡泊之品。當然,荷的美好品性遠不止于此。看似柔弱的荷花,骨子里卻滿是剛強。
我想起冰心寫過的一篇文章,描述的是大雨中的紅荷。“那朵紅蓮,被那緊密的雨點,打得左右欹斜。”面對暴雨的襲擊,荷花看似是搖搖欲墜,可她的堅韌的性格卻從不讓她屈服于外界的威脅。所以即使“雨勢并不減退,紅蓮卻不搖動了。雨點不住地打著,只能在勇敢慈憐的荷葉上面,聚了些流轉無力的水珠。”她以勇氣戰勝了這漫長的酷熱,似人間的清風,從容地拂過整個夏天。
泰戈爾說“生如夏花之絢爛,死如秋葉之靜美”,這滿池荷花正是夏天的詩行。她們不因烈日而褪色,不為暴雨而凋零,將最豐盈的生命力化作眼前這抹絢爛的景致。站在池畔凝視良久,忽然明白這方寸之間的荷塘,原是天地饋贈的清涼仙境。她既有舒展自如的坦蕩,不與世俗爭鋒;又有凌波微步的從容,在喧囂中堅守自我;更有無畏風雨的堅韌,于困境中綻放光芒,莫負了這滿池荷韻,也莫負了每個可以駐足欣賞的瞬間。(龍鋼公司 王曄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