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鋼鐵行業競爭日益激烈的當下,產品質量成為企業立足市場的關鍵。今年以來,龍鋼公司軋鋼工序以提升帶鋼質量為核心,從生產作業標準化、工序內檢查、設備技術創新等維度,全面發力,不斷提升帶鋼質量,鑄就卓越品質。
密碼一:標準化作業讓每道工序都成為品質“教科書”
產品質量始于標準,無標準則無質量可言。該工序秉持“一規格一方案”準則,將標準化作業貫穿生產全流程,通過分析各規格成品尾部斜尖長度數據,制定相對應的飛剪切頭切尾標準,將工藝參數、操作規范轉化為可視化表單,為崗位操作人員提供明確指引,不斷提升各崗位精細化管理水平。管理機制上,構建多層級責任體系,將質量責任細化到崗、落實到人,重點強化精整區域末端把控,采取正向激勵和反向約束相結合的方式,激勵員工嚴守標準,推動生產流程優化與效率提升。同時,強化工段與班組管理協同,通過動態糾偏與質量通報,讓質量隱患無所遁形,全面提升質量管理效能。
密碼二:工序內檢查織密質量“防護網”
產品質量把控重在過程。工序內檢查作為質量管控的前沿哨所,是及時發現問題的關鍵。充分發揮“上道工序為下道工序服務”的優勢,構建全員積極參與的自檢機制。實時監測軋機輥縫值、軋制壓力等數據,借助測寬測厚儀,對帶鋼厚度、寬度進行動態調整;嚴格對照工藝標準,對帶鋼尺寸開展逐批次抽樣檢查,確保每道工序產品質量均符合工藝要求。實踐證明,這套自檢機制不僅提升了生產過程的質量穩定性,更錘煉出一支精于質量把控的隊伍。憑借積累的豐富經驗,在開發鍍鋅帶鋼1.2mm及1.3mm超薄帶鋼等新品時,生產人員在研發過程中主動發揮自身優勢,持續優化軋制參數、調整工藝細節,嚴格把控尺寸精度、表面質量等關鍵指標,進一步提升了產品質量。
密碼三:設備改造鍛造品質穩定“定海神針”
設備性能直接影響產品質量。龍鋼公司嚴格遵循“六個周期、四個準備、三級點檢”要求,完善設備管理“三清單”,形成“全員參與、上下聯動”的管理閉環。通過建立關鍵設備技術檔案與評估機制,實時更新維護保養記錄,堅持開蓋檢查,確保設備運行全程可控。依托定修窗口,實施精準消缺,通過對加熱爐溫度窄區間控制、粗軋立輥孔型改造、三角區水質提升、打包機四輥定位等技術改造,確保帶面質量、帶鋼尺寸精度、板型控制持續提升,以周期性、標準化管理持續補強生產薄弱環節,為設備穩定運行筑牢防線,全面提升產品市場競爭力。(龍鋼公司 趙婧)